智能网联系列
智能载运教学实训系统技术方案
理实合一 / 助力职教
一、整体总述
方案背景
随着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对智能载运领域教学实训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汽恒泰的智能载运教学实训系统,旨在通过智能化设备与教学系统的深度融合,构建“教、学、练、考”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目标定位
为院校提供智能载运全流程教学实训平台,覆盖理论教学、仿真训练、实战操作三大场景。
支持车路协同、智能装载、自主导航等核心技术的教学与实训,满足教学需求。
助力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二、配置清单
序号 |
主要构成 |
|
模块名称 |
设备名称 |
|
1 |
智能网联
汽车交互
式教学系
统 |
智能载运车辆 |
2 |
远程控制终端 |
|
3 |
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
课程系统 |
|
4 |
智能交通
仿真教学
实训系统 |
智能装载平台 |
5 |
智能交通微缩仿真平台 |
|
6 |
智能交通设施(执行端) |
|
7 |
调度&云中心服务系统 |
|
8 |
高清大屏 |
|
9 |
智能路侧
辅助系统 |
智能路侧设施(感知端) |
10 |
路侧智能系统 |
三、方案简介
智能网联车辆具备和远程控制终端、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课程系统、智能路侧系统、调度&云中心服务系统进行通讯的功能,能把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上传给远程控制终端、智能路侧系统和调度&云中心服务系统,也可以接收远程控制终端、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课程系统、智能路侧系统和调度&云中心服务系统的信息。
智能载运车辆
由运动平台、车载计算机以及各种传感器组成的,安装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车辆定位、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动控制、车路协同等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载核心系统”,具有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的智能网联车辆。
运程控制系统
由PC机及安装于其上的,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远程教学实训系统”软件组成,重点解决计算机平台“黑匣子”的问题,让计算机平台的运行过程“看得见、摸得着”,以全图形化界面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操控,同时对传感器数据、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过程各要素进行可视化显示,支持对自动驾驶相关的众多参数进行可视化配置,并提供即时验证。
智能交通设施
由部署在道路/场地上的各种交通设施组成,包括交通灯、道闸、交通标志标牌/交通标志显示屏、无线接入(AP)等设备组成,为特定的场景教学提供支持。这些智能交通设施能够接入智能网联汽车教学网络,接受软件的远程控制。
调度&云中心服务系统
由PC机及安装于其上的,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交通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软件和“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系统”软件组成。可实时显示全部教学车辆的运行轨迹以及智能交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提供对这些设备的远程控制,支持回放指定车辆的历史运行轨迹。适用于对整个实训场地的状态监控和远程控制。同时可以保存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实训平台的全部运行数据,实时监控智能网联汽车教学实训平台全部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用户权限等基础安全管理,并为车路协同等高级应用提供命令、调度功能。可实时显示智能路侧设备(包括智能装载平台)的工作状态,并提供对这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图像查看。适用于车路协同教学场景下对整个实训场地的状态监控和远程控制。重点解决云中心服务端、路侧系统的“黑匣子”的问题,让云中心服务端、路侧系统的运行过程“看得见、摸得着”。
智能交通微缩仿真平台
由路面、标线、护栏、仿真建筑等组成的一组设施,用于模拟智能网联车辆行驶的城市交通环境。
智能装载平台
由龙门吊及相关辅助设备组成,是车路协同应用中的路侧执行设备,与智能网联车辆互动,实现货物在不同场地之间的转移,可以为智能载运教学场景和车路协同教学场景提供实训支持。
智能路侧设施
由智能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对等组成,和智能路侧系统软件配合,可以完成路侧的感知与信息发送。
路侧智能系统
由边缘服务器(MEC)以及安装于其上的、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软件组成,实现路口/路侧交通信息的融合与广播,帮助车辆实现跨视距的全域感知能力,提供车路协同事件(T/CSAE53-2020)的识别与广播能力,满足车路协同场景的教学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课程系统
包含了车辆交互式模块、课程资源与管理平台,可以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完整课程多媒体课程系统体系的所有内容,包括课件、课堂工作页、实训工作页、理论与实训考核系统,可以随时与车辆互动。
暂无信息
![]() ![]() |
|
电话:13810491720 |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南路9号院28号楼7层704 |
|
邮箱:bjzqht@163.com | |
联系人:王女士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北京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