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由中汽恒泰冠名协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中汽恒泰杯"汽车检测维修技术赛项正式启动报名。北京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为参赛教师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与设备保障。
本赛项聚焦汽车(含传统能源、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及检修技术应用,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与行业标准,推动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助力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诚邀全国汽车专业教师踊跃参赛,共促汽车产业发展!
报名指南及赛事安排相关答疑请阅读以下通知。
大赛报名通知
“中汽恒泰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报名截止:2025年7月10日
承办院校: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通知链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赛项报名通知
大赛报名通知
关于启动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汽车检测维修技术赛项报名工作的通知
参赛报名表
大赛章程和制度汇编
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章程》和《制度汇编》(2025年修订版)
大赛由谁举办
大赛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大赛联合主办单位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
全国汽车职业教育集团
大赛协办单位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赛项承办单位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
鄂尔多斯市域产教联合体
赛项协办单位
北京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大赛组织机构介绍
NATSC 2025 | 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组织机构介绍
大赛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NATSC 2025 | 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组委会机构人员名单
怎么报名参赛
首先需关注大赛官方平台“汽车职业教育”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后,在菜单栏查找“NATSC”(不是在对话框回复),进入“参赛报名系统”,选择相应赛项进入填写报名信息。
汽车职业教育
汽车职业教育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分享平台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考虑到部分赛项因场地和设备限制,对参赛队伍名额有上限,请有意愿报名的参赛队伍(选手)报名从速。
该系统直接与微信账号关联,仅需其中一名参赛选手操作即可。每个赛项下方有相应编号以及报名截止时间,报名系统除提交相应参赛信息外,还需提交报名确认表。
该确认表可加盖学校或二级院系公章,也可由二级院系负责人(院长/主任)签字确认,两者选其一即可,也就是签字了就不用盖章,盖章了就不用签字。
报名完成后,大赛组委会将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报名通过后会在报名系统右下角【报名记录】处查询报名情况,报名资质审核通过后会显示【已通过】。
大赛主要比什么
NATSC不是技能大赛,也不是教学能力大赛,而是教师综合能力竞赛。大赛聚焦培养、培育“双师型”教师定位,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教学能力等,是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技能水平、讲课水平、思维逻辑、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综合考察,也是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大赛通过“引产入教”,以灵活机动的赛项和规程设置,将产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赛事平台快速反应、表达和落地,推动教师适应当下汽车产业技术和服务新要求,特别是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等新兴和前沿领域积极布局赛项。
和往年有哪些变化
赛制优化调整
赛制调整为分时分地办赛,便于精细化备赛,提升办赛水平和参赛体验感。
赛项全面覆盖
赛项设置布局广泛的同时又重点聚焦,在当下产业重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布局了8个赛项,基本覆盖到了产业和专业的具体细分领域,能够有效兼顾到不同教学和研究方向的教师。
组织权威保障
赛事组织机构规格高、覆盖面广、行业代表性强,包括三家“国字头”行业组织,三家工信部和科技部国家级创新中心,业务面向有效覆盖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维修、汽车流通领域,通过权威组织机构阵容支撑和保障大赛。
呼应政策改革
首次增设全国冠军赛,有效结合教育部世校赛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改革调整精神的设置竞赛模式,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邀请各赛项产生出来的金奖选手同台竞技,角逐全国总冠军,树立汽车职教战线标杆典型,推动教师能力提升。
奖励办法更新
通过精神和物质双激励形式推动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各赛项决赛阶段除常规性60%金、银、铜奖外,剩余参赛队伍授予优秀奖(颁发证书),同时在全国冠军赛阶段“重奖”参赛选手,冠亚季军以奖教金形式直接激励,同时为获奖选手定制职业发展助推的三年行动计划,后续将配套大赛主办单位优质资源全力支撑,让脱颖而出的教师有直接获得感。
常见问题解答
Q1大赛是否设置选拔赛?报名参加的是不是决赛?
A1大赛所设赛项除个别赛项因比赛机制不同(例如:课程思政教学专项赛)设置了初赛和复赛,其他赛项均为“一赛制”,即本次报名参加的即为决赛,举办开闭幕式,奖项按照奖励办法中的规定施行。
Q2同一学校可以报名几个队伍?同一个教师可以报名几个赛项?
A2同一学校在同一个赛项只能报名一支队伍(钣金喷漆赛项、汽车课程思政教学专项赛特例除外),但是可以参与不同赛项,理论上讲有多少赛项就可以报名多少支队伍。同一个教师理论上也可以参与所有不同赛项,但是考虑到专业面向和备赛时间精力,不建议同一教师参与过多赛项。
Q3报名了大赛的裁判,是否还可以参赛?
A3可以参赛,但是不能参与所执裁的赛项,按照大赛制度规定,赛项裁判和监督仲裁人员所在院校参赛选手需回避,但裁判员仍可参加其他赛项。同时,按照专家裁判仲裁选拔要求,将向积极报名参赛院校的入库专家裁判倾斜,因此也欢迎入库专家裁判所在院校的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赛,预计今年大赛将聘任300名左右专家裁判。
Q4年龄超过了45周岁,是否还可以参赛?
A4大赛该制度规定用意是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赛,以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为目标,原则上只接收45周岁以下教师报名参赛,但并非用于限制45周岁以上教师参赛。对于45周岁以上教师,建议作为参赛队指导专家参与,如仍希望以选手身份参赛,可与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
Q5院校非在编教师、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客座讲师是否可以参赛?
A5无论是否有编制,以上情况描述的教师都可以参赛,只要是在院校从事教学、实训或管理服务的人员均可参赛,以学校盖章或签字的报名表为准。但需注意的是,赛项以单位名义报名,该单位必须是大赛制度规定的院校,不可以是企业。无论学校是民办还是公办,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均可参赛,但部分无法提供教育或人社部门办学资质证明的培训机构无参赛资质。同时不接受个人之间组队报名。
Q6是否必须聘请指导专家?
A6非必须,也可以不设置。但建议聘请所在单位高级职称专家给予指导,也可为行业企业人员或者其他院校人员。
Q7全国冠军赛和各赛项是什么关系?怎么比?
A7全国冠军赛和各赛项非通常意义上市赛、省赛、国赛这样的晋级关系,而是类似于体育比赛里面的“锦标赛”,二者非选拔晋级关系,唯一有联系的是金奖选手可获全国冠军赛参赛资格,当然也可放弃不参加。预计在今年10月将邀请各赛项金奖参赛选手同台竞技,比赛内容不考察技能实操,具体比赛方案仍在编制,待各赛项决赛结束后公布。
Q8各赛项证书上都有哪些内容?
A8赛项荣誉证书上包括参赛选手姓名、指导专家姓名、所在单位、获奖赛项、获奖等级、证书编号(身份证号)。由于都是双人赛,获奖证书将人手一份,同时考虑到荣誉单位认定,虽然参赛队设置队长,但证书上排名无先后,大赛组委会将设计AB版证书分别发放,即给A选手的证书A姓名在前,给B选手的证书B姓名在前。
Q9大赛通知里面的线上培训资源是什么?是否有线下培训?
A9线上培训资源由技术支持单位开发,并在报名启动后尽快给到报名参赛队伍使用,可以是视频资源、技术文件或其他有助于参赛选手了解比赛平台的培训资源。线下培训将视各赛项技术支持单位和参赛选手需求统一安排,各参赛选手可自愿选择参加与否。是否参加了线下培训不影响参与比赛,由各参赛队伍自行斟酌安排。
Q10这么多不同领域的赛项,是不是没有设备就没法参赛?
A10大赛从定位角度来说,非人社系统的技能竞赛,重点考察技能水平,与岗位(工种)对接,也非教育部教学能力大赛,重点考察教学能力,比赛流程复杂,备赛成本较高,更非当下世校赛以技能演示模式进行考察,而是选取汽车产业重点技术领域设置赛项,兼顾技能和教学两端。在技术平台选取和赛项规程设置方面,不是以“疑难杂症”似的故障点设置强化竞技性,而是强调在通用技术平台和要求方面检验教师平均水平线以上的能力,突出与产业技术衔接,同时加入教学考察模块,从而淡化设备技术平台对教师参赛的门槛限制。同时,大赛组委会要求所有技术支持单位提供线上免费培训或技术指导资源,同时有条件安排线下培训,尽最大可能降低教师参赛技术门槛。
此外今年新增课程思政教学专项比赛,不涉及专业技术平台,聚焦“汽车+思政”,是汽车方向专任教师教学基础要求,该赛项没有任何技术门槛,欢迎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报名参加。
对于在备赛过程中,关于竞赛技术方面问题,请联系各赛项最下方技术支持单位。
Q11大赛在公平公正方面有什么机制安排?
A11公平公正作为比赛的“生命线”是大赛一直坚持和努力的基本要求,从第六届比赛起,大赛着手建立专家裁判库,目前已经建成了具备副高/高级技师或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300人左右的专家裁判库,特别是大赛所设所有赛项的裁判员均从库中随机抽取,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预,所有裁判员均需要参与组委会组织的统一培训。在比赛内容设置方面均按照“能公开的都公开”原则,为所有参赛队提供统一的培训和技术平台学习资源。同时大赛强化监督仲裁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对于比赛过程中有违公平公正的专家裁判,一经核实,不仅大赛永不使用,同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连同大赛主办和协办单位共同列入专家裁判“黑名单”。
暂无信息
![]() ![]() |
|
电话:13810491720 |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南路9号院28号楼7层704 |
|
邮箱:bjzqht@163.com | |
联系人:王女士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北京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